政法:溫情援助防止群眾因案返貧
本篇文章1255字,讀完約3分鐘
說話人:陳洋(安徽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)
向城鄉困難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,特別是今年是消除貧困的決賽年,我們不僅讓困難群體在處理所有事件中感受到法律的溫度,而且讓他們因事件而陷入貧困,因事件而貧困
蔡某曾經是建設檔案立卡貧困者,后來在政策合作和自身努力下擺脫了貧困。 蔡某從去年2月開始在電氣企業工作,今年4月生病住院時,突然接到了“裁員”的通知。 迄今為止這家企業沒有和蔡某簽訂勞動合同,沒有購買社會保險,而且拖欠了兩個月的工資,現在必須解除勞動關系,沒有任何補償,蔡某的生活面臨困境。
但是蔡某來到安徽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。 蔡某的情況認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,分配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律師戴學東承擔此案。 考慮到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,為了維持農民工的合法權益,促進公司的再生產,我向戴學東提出建議,努力用調解的方法停止紛爭,妥善處理糾紛。
戴學東仔細研究案件后認為,目前最好的方案是采用調解方法,縮短維權時間和價格,如果調解不成功就進行仲裁程序主張權益。 蔡某同意后,戴學東立即聯系企業方面推進法律法規,通知對方就業方面存在的違法情況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。
但是企業方面認為蔡某主張的金額太高,無力全額支付。 戴學東耐心處理,說服蔡某和企業互相原諒,共同克服困難,最終促進雙方協商,企業分三次向蔡某支付補償金24000元。
之后,蔡某衷心贊揚法律援助律師的積極行動,他認為法律援助這項民生工程,使自己擺脫了貧困邊緣,使事件不再回到貧困中。 對企業來說,補償金額是合理合法的,之后的經營也有保障。
今年以來,我們全力推進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質量的提高與合作,切實維護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。 與農民工、殘疾人、老年人、下崗職工等特殊困難群體相比,采取打開法律援助“綠色渠道”、免除經濟困難說明等措施,急于做。 然后,將標準適當放寬到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,進一步降低門檻,擴大展望面,確保法律援助的支持。
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法律援助,我們常態化開展政策推進,設置城鄉困難群體的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推進臺,選擇專業律師現場免費回答大眾咨詢,讓申請法律援助的城鄉困難群體成為最近的 加快困難群眾工作,有效地處理員工事務今年上半年,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056件,回答咨詢7958次。
最近,我們還組織了援助對象的電話訪問,大家說得最多的是“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”。 這證明人民需要法律援助,更同意法律援助。 我們會繼續為大眾提供高質量高效的服務,努力讓援助政策者熟悉,做好事情,發揮最大的效果。
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范天嬌整理
記者的評價
□范天嬌
陳洋已經在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了23年,為維護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而奔走,是法律援助事業迅速發展的親歷者和推動者,從市縣到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各個方面的建設和公共 隨著熱線平臺合肥法律援助服務體系制度的不斷深入,事件處理質量的效果不斷提高,在城鄉困難群眾需要的時候,法律援助服務可以得到,可以接觸到網絡
標題:政法:溫情援助防止群眾因案返貧? ??地址:http://www.sunnysideschool.net/zf/2020/1217/16263.html
下一篇:政法:讓受援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